11月10日下午,我校在溫江校區弘景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教育部中藥學專業認證在線考察反饋會。
專家組組長、中藥教指委委員、暨南大學副校長張榮華教授,專家組副組長、中醫教指委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李冀教授,專家組副組長、中藥教指委委員、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文教授,專家組成員、中藥教指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閆永紅,中藥教指委委員、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余林中教授,中藥教指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黨委書記龔慕辛,中藥教指委委員、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曹緯國教授,專家組秘書、中藥教指委委員、副秘書長、江西中醫藥大學高教理論研究室、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鐘凌云教授,項目管理員、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馮建線上參加會議。校領導、各職能部門以及教學科研單位負責人、教學督導代表、藥學院/現代中藥產業學院黨政領導班子、系(所)中心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分別在弘景樓學術報告廳主會場、行政樓三會議室、藥學樓會議室等分會場參加會議。會議由李冀教授主持。
張榮華組長代表專家組宣讀了《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認證現場(線上)考察意見》,專家組充分肯定了我校中藥學專業建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做法,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張榮華指出,學校秉承“仁愛為魂、精誠為本、傳承為根、創新為要”的辦學理念,踐行“厚德 博學 精思 篤行”校訓精神,主動融入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以黨建引領、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中藥學專業經過60余年的發展,辦學成效顯著,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藥學人才,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雙一流”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專家組認為,學校中藥學專業的建設情況,符合辦學標準,達到了宗旨與目標,教育計劃、學生成績評價、師資隊伍、教育資源、教育評價、學生發展、科學研究、管理和行政、改革與持續發展的要求,人才培養質量符合中藥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總體目標,達到了思想道德與職業素養目標、知識目標、專業能力目標的要求。
劉毅代表學校作表態發言,對專家組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導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專家組科學把脈、精確診斷,對我校中藥學專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實事求是地指出了我校中藥學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犊疾煲庖姟氛疚桓?、問題實、建議精、結論準,為我校中藥學專業出具了一份極具權威的“體檢報告”,為我校中藥學專業未來建設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劉毅表示,一是與時俱進,提升專業發展高度。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中醫藥傳承創新”“教育強國”“健康中國”等重要內容,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造就中藥學的拔尖創新人才。二是以評促進,夯實專業發展厚度。高標準抓整改,嚴要求保落實,把專家組意見要求貫徹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認真研究、梳理和解讀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建立整改責任機制,落實到項、落實到人。三是對標競進,加強專業發展力度。進一步做好融合醫學、人文、中藥、前沿科技的高素養人才培養;圍繞“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中藥學三類型人才培養目的,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中藥學專業認證考察期間,專家組通過審閱自評報告,聽取專業負責人匯報,考察了12門課堂教學情況以及部分課程的實驗教學情況,訪談了部分校領導,專業負責人和職能部門36場次,中藥學專業教學的相關的教學單位16場次,召開了管理干部座談會、藥學院領導與教研室主任座談會、督導專家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實踐教學基地座談會、在校學生座談會等,調閱了中藥學專業建設相關文件和資料500余份、含中藥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內的14門課程的教學設計和試卷、5門課程的部分實驗報告,以及2022、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等大量教學資料,進行了學生綜合素質測試。
專家組訪談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
專家組訪談專業負責人
專家組訪談學校黨政辦公室
專家組訪談發展規劃處/雙一流建設辦公室
專家組訪談黨委宣傳部
專家組訪談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招生就業處
黨委保衛工作部/保衛處/人民武裝部
專家組訪談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人才工作辦公室
專家組訪談教務處
專家組訪談科技處
專家組訪談高教研究與質量評價中心
專家組訪談校團委
專家組訪談圖書館
專家組訪談博物館/中醫藥文化中心/古籍文獻研究室
專家組訪談教學督導代表
專家組訪談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及相關教研室主任
專家組與藥學院領導及教研室主任座談
專家組訪談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
專家組與教師代表座談
專家組與管理干部代表座談
專家組與實踐教學基地代表座談
專家組與中藥學專業在校生代表座談
中藥學專業學生代表參加綜合素質測試
專家組線上聽課
專家組課后與任課教師交流
(文、圖/藥學院/現代中藥產業學院 編輯/劉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