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2月1日
來源:四川觀察
鏈接:https://kscgc.sctv-tf.com/sctv/h5/v6/newsShare.html?id=2631920&isFullScreen=true
內容:
這幾天,成都中醫藥大學師生的朋友圈里,不斷被舞臺劇《天回》的消息刷屏。
這部由成都中醫藥大學自制的舞臺劇,經過一年多的制作與排演,于11月24日在溫江校區百會堂試演。該劇以2012年成都天回鎮重大醫學考古發現為背景,首次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所記載的優秀中醫藥文化歷史故事搬上舞臺,精彩演繹了《天回醫簡》的“前世今生”。
有意思的是,這個存在于《史記》中的故事,是由40多名從未學習過編劇、表演的師生共同完成的。在試演現場,他們收獲了觀眾的高度贊賞,演員謝幕時全場掌聲經久不息。在采訪中,主創人員表示,“‘天回’不僅是醫簡的名字,也寓意著我們的傳統醫道該回歸了?!?/span>
醫者初心·奔赴
舞臺劇《天回》主要講述了倉公淳于意繼承發展扁鵲之醫學的故事。
漢文帝十三年,倉公蒙冤入獄,他最小的女兒緹縈隨父遠赴長安,為父求情,在歷史上被稱為“緹縈救父”。之后倉公被赦回到齊國,悉心傳授醫術。而到了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興教育,舉賢能,學生唐安不遠千里,攜倉公的扁鵲醫學典籍來到成都,傳授齊魯醫學,使得醫書得以保存。這些典籍在地下沉睡二千余年后,如今重回人間。
觀眾當中,年輕的面孔占大多數。成都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魯金花同學早就期待這部劇,當天特意趕來觀看,“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淳于意帶著他的學生站在高階上進行宣言,我回想到自己大一進行宣言的神圣時刻,和自己學醫的初心,就更堅定了自己走中醫學這條路的信念?!?/span>
“我是第一次當編劇,雖然這部劇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現在受到觀眾的喜歡,我覺得是一個雙向奔赴的結果?!痹凇短旎亍返木巹?、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院長、成都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柳長華看來,經歷2000多年歲月的《天回醫簡》依然存世,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千年前的《天回醫簡》流傳至今或許是歷史的偶然,那么中醫藥在今日仍薪火相傳、煥發光彩,便是歷代中醫人和社會大眾共同造就的必然?!拔枧_上演繹的先輩不僅是中醫的守護者,也是傳承者?!边@次的演藝經歷也讓淳于意的飾演者劉騰文頗受感動,“其實現場每位觀眾就像他們一樣,大家一起學習淳于意初心堅如磐,一起發自內心地崇拜,一起回顧經典?!?/span>
守護醫道·使命
“在這部劇里,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立住正統醫道的根兒”,柳長華說。
醫道,就是中醫得以流傳至今的源頭活水。據柳長華介紹,天回漢墓醫簡最重要的發現是堪稱醫學經典的《脈書·上經》和《脈書·下經》,這是中醫經典理論體系的源頭,兩部醫書早于流傳至今的《黃帝內經》至少300年。
在劇組成立之初,幾十位中醫人就達成了共識:劇目要表現真實的中醫藥,摒棄部分影視劇展現的“不宣之秘方”形象,還要讓大家覺得有趣。柳長華說,“有時候我一天花十幾個小時,去思考臺詞應該更偏向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后來我們還是覺得,應該守護正統的醫道,保留古文?!?/span>
最終,整部劇以醫道為題眼,以醫文經典、醫學案例為骨架,在歷史留白的地方填以血肉,這樣一來觀眾不僅能看到歷史上真實的救死扶傷的故事,還能見到醫學經典通過串講、舞美字幕“活起來”。
劉騰文特別介紹了對臺詞的拿捏,會聽一些文言文的朗讀范本,通過突出人物情緒,幫助觀眾理解晦澀的古文,“我們也希望在鮮活的人物性格和嚴謹正統的醫學知識中,找到最大公約數,讓倉公的事跡觸動更多的人?!?/span>
“我總說我們是特別努力的一個劇組,總會有朋友問,怎么周六、周日,甚至寒暑假還在排練?”劉騰文會這樣解釋:“我們總是希望每次排練都能打磨得更好?!?/span>
為什么要不斷打磨?“我們希望啟發社會和中醫藥學的學生重新認識中醫經典?!绷L華談到了中醫人的使命感 ?!翱倳浾f,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希望這部舞臺劇能夠有幸擦亮這把鑰匙?!?/span>
“我們要把這部劇繼續打磨成學校的經典,讓一屆又一屆學生演下去?!背啥贾嗅t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們希望以《天回》為載體,讓更多的公眾真正了解中醫幾千年的歷史,把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工作落到實處?!?/span>
(編輯/霍文?。?/span>